在全球化时代培养与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和平使者,是正达师生始终坚守的使命。依托“联合国与我们的世界”主题,北校五年级聚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16条“和平、正义与强大机构”,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深度实践,将抽象的国际议题转化为可感知、可参与、可创造的成长课程。从通识认知到艺术表达,从校园行动到模拟外交,孩子们以学科素养为基石,以创新思维为羽
通识学习过程中,学生们通过“战争与和平”主题研讨,拆解了和平的社会、文化、心理等多重维度。一组组对比数据让同学们惊叹于和平的脆弱与珍贵,形成了强烈认知碰撞。这种从国际视野到现实生活的思维迁移,为后续实践奠定了价值基础——真正的和平教育,始于对人性尊严的认同。
“如何有效阻止校园冲突的发生?”“跨年级交流能否用友谊信箱破冰?”英语组的“校园和平共建行动”中,学生们化身社会学研究者,用问卷调查、行为观察等方法,针对六大校园议题提出创新方案。在成果展示阶段,学生通过英语海报设计提升视觉传达能力,用原创漫画故事将冲突调解策略转化为生动叙事,并在TED英语演讲中提升了逻辑组织能力及公共演讲能力。
学生们的艺术创作堪称“三维素养”的集中爆发:平面海报设计中,学生需综合运用色彩心理学(美术)、图形隐喻(语文)和数字工具(信息科技)传递理念,而纸雕艺术则融合几何结构(数学)与光影科学(物理)。当镂空的和平标志在走廊投下星芒光影时,艺术成为最动人的和平宣言。更令人动容的是,这些作品经数字化处理后融入闭幕式戏剧舞台,实现了从静态展示到动态叙事的升华。
模拟联合国非正式磋商会议上,“各国代表”们经历着思维风暴。前期准备中,学生们深入了解联合国各类会议,包括会议组织架构、议事规则等内容。之后,同学们要依据会议讨论的成果,结合国际儿童文化交流等议题,清晰阐述问题、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完成立场文件的撰写。会议现场,“各国代表”们围绕国际儿童文化交流展开热烈讨论,通过思维碰撞与协作磋商,提出了包括多语言儿童艺术节、全球青少年文化线上论坛等创新提案,展现了外交思维与调研能力,让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悄然生根。
闭幕式上的原创英语剧《蓝盔日记》,成为各学科成果的集大成者——剧本创作源自通识课的战争反思,舞台背景采用美术组和平海报,主人公George从军事迷到和平使者的转变,Bsport体育网址呼应了学生们在项目式学习中的真实成长。当虚拟UNESCO代表的声音响起,正达学子用自己的发声完成了对世界的庄严承诺。
这次聚焦SDG16的探究活动,不仅是一次学科融合的创新实践,更是一段关于成长的价值启蒙。当孩子们用观察分析校园矛盾、用艺术解构战争符号、用外交思维寻求共识时,他们正在建构的是比知识更宝贵的素养:全球视野下的系统思考力、跨文化理解中的共情能力,以及“从小我到大同”的责任自觉。这或许正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——让未来世界的答案,藏在今天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里。